第十五届心脏影像及心脏干预大会(CICI 2018)设立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专场,北京协和医院沈珠军教授就钙化病变介入治疗相关问题发表主题演讲,阐述旋磨治疗中突出的重点和难点。
编者按:第十五届心脏影像及心脏干预大会(CICI 2018)设立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专场,北京协和医院沈珠军教授就钙化病变介入治疗相关问题发表主题演讲,阐述旋磨治疗中突出的重点和难点。《国际循环》对演讲内容进行整理,以飨读者。
北京协和医院 沈珠军教授
旋磨治疗再次成为焦点话题
目前,心血管疾病是中国居民死亡的头号杀手。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使更多的老年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患者需PCI治疗。年龄和血管直径是限制这类患者PCI成功的主要危险因素,经旋磨后,重度钙化病变患者术后药物支架再狭窄率降低,这使PCI适应证的范围进一步拓宽,覆盖某些更为复杂的病变。因此,近年来,关于旋磨治疗的文章发表数量也出现回温猛增势头。
旋磨治疗的国内专家共识
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普遍存在,严重的钙化病变会给PCI增加难度,手术相关的风险也增加。
2014年发布于《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的《冠状动脉钙化兵变诊治中国专家共识》指出,应先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对患者的钙化病变程度加以确定。对于轻中度表浅钙化、非开口病变的患者,应进行半顺应性、非(低)顺应性球囊或切割球囊充分扩张的策略,如球囊能扩张,则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如球囊不能扩张,则应旋磨后再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对于中重度钙化病变的患者,除了与轻中度病变患者相同的处置流程外,还可直接旋磨治疗后再置入药物洗脱支架。但2014年发表的钙化病变共识中,缺乏对旋磨操作的详细描述。
最佳旋磨操作方式
旋磨,全称为经皮冠状动脉血管腔内旋磨术,适应证包括血管内膜严重钙化病变、球囊无法通过或无法充分扩张的病变患者。虽然,旋磨能为PCI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其禁忌证仍不容忽视,主要包括旋磨导丝无法通过的病变、明显富含血栓的病变、静脉桥血管病病变、大于90°的成角病变及严重螺旋性夹层的患者。
最佳的旋磨操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步:
1、血管入路
股动脉是最通常的入路,此处进入对旋磨磨头的尺寸选择没有上限要求。
桡动脉是最近越来越热门的入路,穿刺点相关出血并发症较少、术后恢复较快而受到临床患者的欢迎。但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的局限在于,对磨头尺寸有要求,还需要有桡动脉介入经验的医生操作,结合好的指引导管支持。
2、选择合适的导引导管
6-F大腔引导管可送入1.75 mm规格的旋磨头,术者应尽量选用大一号的导引导管,这有助于早发现患者是否出现慢血流现象并观察血压变化。
对于导引导管的选择,还应注意同轴性也很重要。导引导管的支撑力不一定需要很强,但旋磨时大多会使用弯折较少的单弯指引导管(如EBU、XB等)。
3、旋磨导丝的选择
导丝头端塑成常规中等大小的J型弯即可。
旋磨时,最好先送入工作导丝,通过微导管或OTW球囊交换为旋磨导丝。
4、轻柔送入导丝
导丝远端进入主支血管远端,但不能卡在小血管内,尤其是和主支血管成直角的小血管内。
5、旋磨终点的判断
旋磨头通过病变部位1~2次通常不能达到理想效果,一般需4~8次旋磨,个别病例需要10次旋磨。
评价旋磨终点的依据是,能否将旋磨头较快、匀速向前推送,通过病变部位时的阻力、声音、转速是否有变化,如无阻力、声音无变化、转速无下降,即认为旋磨达到终点。
旋磨后,术者应使用IVUS或1:1球囊低压充分扩张等方法,判断是否需要更大旋磨头进行旋磨,并进行血管内造影判断是否存在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