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urve”是指血压降至<120/70 mmHg时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的现象,虽然INVEST、VALUE、TNT、ONTARGET等诸多研究中均观察到这一现象,但其是否确实存在一直存在争议,根源在于......
“J-curve”是指血压降至<120/70 mmHg时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的现象,虽然INVEST、VALUE、TNT、ONTARGET等诸多研究中均观察到这一现象,但其是否确实存在一直存在争议,根源在于大型试验中在较低血压水平发生的事件和相应处于危险的个体数量都极其有限,导致统计学的不确定性。对FEVER研究数据采用不同处理和分析方法,分析血压水平和终点事件之间的关联,也得出不同的结论。
粗略的血压分层,未观察到J-curve现象
不考虑患者治疗分组,根据治疗后SBP水平分为<120 mmHg、120~129 mmHg、130~139 mmHg、140~149 mmHg以及≥150 mmHg共5组;根据DBP水平分为<70 mmHg、70~79 mmHg、80~89 mmHg以及≥90 mmHg共4组。每次访视均在30分钟内测量3次BP,计算随访期间所有BP测量值的均数;比较各血压水平下终点事件发生率。
治疗3.3年后,卒中、心脏事件、CV死亡、总CV事件和全因死亡率随SBP和DBP水平的降低而降低(图3);研究的终点事件和全因死亡率在SBP <120 mmHg或DBP<70 mmHg的患者中最低,未观察到J-curve现象。
该分析提示,卒中仍是中国高血压患者的首位并发症;血压降至≤120/70 mmHg仍对预防卒中及其他CV事件有益。但由于事后分析本身的局限性,且较低血压水平组发生终点事件例数极少,对统计效力造成不利影响,尚不能成为定论。
增加血压分层数,J-curve现象初露端倪
增加血压水平分层数,将SBP分为≤110 mmHg、 110~120 mmHg、120~130 mmHg、 130~140 mmHg、140~150 mmHg、 150~160 mmHg和>160 mmHg共7组,DBP分为≤60 mmHg、60~70 mmHg、70~80 mmHg、80~90 mmHg、90~100 mmHg和>100 mmHg共6组。BP取值方法同上。
终点事件发生率随SBP从>160 mmHg向120~130 mmHg降低而稳步降低(CV事件/1000患者年:54.5、30.3、18.7、14.7、7.7),在SBP 111~120 mmHg时未再进一步降低(7.6),在SBP<110 mmHg时升高(本组仅有6例患者)(图4)。DBP可见相似的相关性。
同样原因,最低血压组仅6例患者,仍无法避免对分析结果统计学不确定性的影响。
MEPPO分析,J-curve现象浮出水面
MEPPO(Moving Events Per 1000 Patients Observations)即移动事件数/1000次患者-观察。在上述SBP分为7组和DBP分为6组的基础上,MEPPO方法基于每次访视时记录的BP和事件信息,将事件数据与之前BP测量值相关联,并将与事件相关的10 mmHg BP区间从低到高以1 mmHg步长进行移动;如此,每次访视可向10次连续的10 mmHg BP区间进入10次,使得可用于统计分析的数据量大大增加。MEPPO分析借鉴了数理统计和时间序列分析中“移动平均”(moving average)的概念,人为设定的10 mmHg区间以1 mmHg的步长从低到高进行移动,SBP从90 mmHg到190 mmHg就产生101个区间。计数各区间内的观察值数和此观察之前的事件数,将每次观察划为每千次,得出每千次观察的事件数。FEVER研究中共159 844次SBP和DBP 随访测量值都被独立地考虑到,每个区间里为计算事件率所依靠的数据量大大增加。
MEPPO分析表明,在校正所有基线危险因素后,所有终点事件(所有CV事件、卒中、心脏事件、CV和全因死亡)发生率随血压下降均有降低,在SBP 129~139 mmHg和DBP 79~86 mmHg时达到一个比较平坦的最低点(图5)。
上述统计方法均显示降低SBP/DBP至<140/85 mmHg的获益是明确的;但获取更多统计数据量的MEPPO分析提示,低于这些切点的进一步获益可能性相当小,并提示J型曲线可能是一种真实的现象。确切结论还需要大型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